首页 >> 林琳

一口气刷完,不愧是年度第一爽剧

2023-12-13 18:07:50

一口气刷完,不愧是年度第一爽剧

年末将近,美剧界又杀出一部猛剧。

开播至今,豆瓣评分从9.1变9.2,不降反升!

烂番茄新鲜度,更是达到吓人的100%好评。

拳打《异星灾变》,脚踢《黑袍纠察队》。

一跃成为年度最高分种子选手。

啥剧,这么神?

鱼叔一口气刷完,这就来跟大家聊聊——

《女王的棋局》

The Queen's Gambit

海报上这双猫科动物般狡黠灵动的大眼,相信不少人都见过。

来自美国新生代演员安雅·泰勒-乔伊。

就是那个凭《女巫》一鸣惊人,随后出演《分裂》《艾玛》的90后姑娘。

这次,她演了一位天才象棋手,贝丝·哈蒙。

仔细看海报,她手下的棋盘,不太寻常。

除了象棋,还有酒瓶和镇定剂。

没错,天才象棋手,也有不为人知的秘密。

这不仅是象征比赛的棋局,更是一盘突围人生的迷局。

它有大女主剧的骨架,却没有陈腐烂俗的剧情。

而是带你进入一个天才的世界,讲述第一棋手是怎样炼成的。

20世纪50年代末。

一场车祸,让哈蒙成为了孤儿。

无家可归的她,被送往福利院,野蛮生长。

这段日子,让哈蒙越发像个异类。

她是个难得一遇的数学天才。

课堂上,她对老师的提问对答如流。

每每考试,总能最早交上最完美的答卷。

不上课的时候,她性格孤僻,没有朋友。

唯一说过话的,是个黑人女孩乔琳。

那时候,福利院怕孤儿情绪不稳定,便每天让他们服用镇定剂,美其名曰「维生素」。

乔琳,是唯一一个,告诉她「维生素」有猫腻的人。

一天,哈蒙在地下室清理板擦。

隐约看到一位清洁工,在独自操作着什么。

走近一看,是国际象棋。

这是她第一次发现,竟然有一件事能如此吸引自己的注意力。

哈蒙在孤儿院的这段时间,是棋手之路的开始。

白天,她跟着清洁工学下棋。

晚上,吃完镇定剂,就望着天花板预演棋局。

没过多久,哈蒙就上道了。

一次,她去参加公立高中的象棋比赛。

一人挑战11个对手。

仅用15步,就把最厉害的选手逼进僵局,再用6步,将死了他。

1小时20分钟,打败了所有人。

元卫觉醒

13岁时,哈蒙被一对夫妇领养。

起初,继母对哈蒙的喜好不以为然。

但听闻哈蒙参加比赛,赢到了奖金,立马又心花怒放。

一拍板,决定做她的经纪人。

带她全国各地参加比赛,走上专业棋手之路。

参赛越来越多,哈蒙的名气逐渐响亮。

不过,她的弱点,也浮出水面:

野路子选手,太靠直觉;

缺乏战略思维,没有大局观;

胜负欲强,内心充满愤怒。

最要命的是,她吃镇定剂上瘾。

离开孤儿院后,她仍然每天服用镇定剂,直到形成药物依赖。

只有镇定剂,能让她在比赛中保持冷静,做出客观判断。

这些硬伤还没解决,她就碰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劲敌,世界顶尖棋手——博尔戈夫。

遇到他之前,哈蒙一路开挂。

遇到他之后,哈蒙束手无策。

她无法化解失败的滋味,便开始酗酒、一把一把地狂吞镇定剂。

在把人生彻底毁掉之前,她必须前往俄罗斯,与博尔戈夫做最后一次较量。

《女王的棋局》的可贵之处在于,它讲了一个天才的故事,却没有渲染天才人生的流水账。

它想说的是,「天才在左,疯子在右。」

天才也有缺陷,一样会迷失、逃避、放纵。

关键在于,怎么破局?

它没有神化天才,而是用俗世视角拉近了天才与平凡人的距离。

朋友雪中送炭,是破局第一步。

听说哈蒙一蹶不振,当年在福利院的黑人女孩乔琳登门拜访。

带她运动、给予她信心、拉她走出泥潭。

甚至拿自己攒的学费,资助哈蒙去俄罗斯比赛。

牢记初心,是破局第二步。

哈蒙重返福利院,在地下室里,看到了一堆自己比赛登报的新闻。

那是当年,带自己入门的清洁工,亲手剪下的念想。

那一刻,她才明白。

原来,这么多年,自己也被爱着、被关注着。

这些剪报,唤起了她学象棋的初衷——热爱。

群策群力,是破局第三步。

得知哈蒙要独自前往俄罗斯,与博尔戈夫一决高下时。

昔日败给她的棋手,集体出招,研究战术。

助她打败博尔戈夫。

谁说人生翻盘,只能靠「金手指」和「黑化反转」?

有时候,天才的秘密也很简单。

无外乎:智慧、勇气和信念。

从剧情走向来看,《女王的棋局》是标准的大女主剧。

「大女主」这三个字,很多人都听倦了,审美疲劳了。

但这一次,它拍出了反套路的新鲜感。

在几个重大转折点上,都没有落俗。

比如,亲情的处理。

哈蒙的原生家庭,很不幸福。

父母不和,母亲一气之下,要带她寻死。

按理说,这应是哈蒙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。

但在剧中,生母多数时间是个金句担当,对哈蒙好的影响多过于坏的。

教会她要强大、不要害怕孤独、学会照顾自己。

鼓励哈蒙过自己的人生,想做什么就去做。

成年后的哈蒙,也没有因为生母寻死、生父消失的问题,而对恋爱产生抵触,或是对婚姻产生恐惧。

相反,她是这么看待的:

「来到福利院,是因为父母的问题,这是他们的选择。」

「但你必须学会,怎么做出与他们不同的选择。」

就这么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,破解了原生家庭问题。

没有把它变成原罪,沉重地背在身上。

而是把自己变得成熟、坚强,看向更积极的方向:

对于原生家庭,我们没得选,但对于自己的人生,要夺回主动权。

同样的反套路,还出现在男女关系的描绘上。

哈蒙从未彻底沦陷在某段男女关系中,从而影响象棋事业。

甚至,面对上过床的男人,她也只是轻飘飘说句:

「想留就留,想走就走,随便你。」

清楚自己需要解放欲望,不需要长久羁绊。

这才是一心搞事业,不拘泥于小情小爱的大女主人设啊!

至于药物依赖问题,也被处理得不落俗套。

编剧没有让哈蒙堕落成一个苦大仇深的瘾君子,一个可悲的天才。

而是去追寻问题的根源,她为什么用药?

因为迷茫,焦虑,孤独,自我怀疑。

只要她鼓起勇气,将这些心结逐个解开,便不再需要借用药物来逃避现实。

攻克心魔,靠的不是开挂或黑化,而是直面那个真实、有缺憾的自己。

亲情、爱情、药物依赖。

在以往的传记类影视剧中,这三个元素,随便拎出来一个都可置人于死地。

可《女王的棋局》偏不。

它完成了三个层面的反套路叙事,让女主跳出桎梏。

真正把大女主塑造成一个独立、自由的灵魂,而不是只一个新瓶装旧酒的躯壳。

这一点,值得国内不少同类型剧学习。

《女王的棋局》不只有反套路的大女主叙事。

别忘了,它的故事背景,是女性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60年代。

当然不会忽略对女性群像的刻画。

哈蒙,代表着在专业领域打破成见的女性先驱。

那时候,象棋比赛还没什么女性参加,完全是男性的天下。

她就是唯一一个,旗开得胜的女棋手。

每当有男棋手被她打败,都觉得没面子,然后丢下一句:「Shit.」

起初,哈蒙的媒体报道,只拿性别说事。

没有记者关心她的打法,她从哪里学的象棋。

人们只看到一个天才女孩,闯入了男性为主的象棋世界。

直到,她前往俄罗斯与世界顶尖棋手对决。

人们才意识到:她不仅是一个女性,还是出色的棋手。

有两场戏,证明了世人对她态度的转变。

第一场戏,哈蒙打败了从小的象棋偶像,第一次得到了象棋大师的认可。

燕妮

第二场戏,打败世界顶尖棋手博尔戈夫。

起初,记者还在尊华怀疑,哈蒙会不会接受平局。

最后,她还是卯足了劲,拿下冠军。

成为世界媒体争相报道的象棋界宠儿。

哈蒙,用实力对象棋界长期以来的性别偏见说「不」。

哈蒙是绝对主角,却不是剧中唯一一位独立自主的新女性。

福利院的乔琳,代表着志向远大的草根女性。

孤儿出身,靠自己的努力,考上大学。

虽然拿到了体育奖学金,但还是打算存钱上法学院。

「想要改变世界的话,总不能整天教白人女孩打羽毛球吧。」

哈蒙的继母,代表着自强不息的家庭主妇。

收养哈蒙没多久,她就被老公抛弃,整日酗酒。

但就算在这种情况下,她还是决定重新开始,做起了哈蒙的经纪人。

虽然,她的下场并不圆满。

但在操持哈蒙经纪业务期间,她的财务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,无懈可击。

哈蒙、乔琳、继母,共谱了一幅独立女性的群像。

她们的经历,意在呼吁女性自我意识觉醒。

要懂得争取、学会发声、主动出击。

这让本剧不止步于大女主爽剧,而在社会议题上有了一定的深度。

值得一提的是,《女王的棋局》(The Queen's Gambit)还有一个中文译名叫做《后翼弃兵》。

这是象棋圈的一个专有名词,一种战术。

指在开局的前几个回合,故意牺牲兵,来换取出子速度。

是一种含蓄迂回、运筹帷幄,又深藏不露的高明打法。

盘锦

同时,也一语双关地表明了态度:

有舍才有得。

短短几个字,足以概括哈蒙的前半生。

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;

摆脱药物依赖的控制;

放下执着输赢的欲望。

表面上,她拿到了世界冠军。

其中深意,是她终于开始掌控自己的人生。

而对于并非天才的大多数人而言。

如何下好人生这盘棋,才是最重要的。

当难题降临,心生迷茫之时。

希望你我都有勇气,「后翼弃兵」。

象棋镇定剂女王的棋局药物依赖离婚财产律师
上海离婚起诉律师
资深离婚律师
遗产管理人
友情链接